冬令時節(jié),又到了進補的好時機,人們往往首選“參”類進補。但這當中存在小隱患,因為每種“參”的性味不同,功效也有所差異。只有在結合自身情況,選擇合適的“參”,才能達到真正的補益效果。那么各種“參”又有什么區(qū)別呢?
1.生曬參:味甘,微苦,性平,有大補元氣,復脈固脫,補益脾肺,生津安神的功效。生曬參不涼不熱,適用于氣陰不足者,可用于體虛欲脫、氣短喘促、自汗肢泠、精神倦怠、食少吐瀉、氣虛作喘或久咳、津虧口渴、失眠多夢、驚悸健忘、陽痿、尿頻、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癥。
2.紅參:味甘,微苦,性溫,有大補元氣,復脈固脫,益氣攝血的功效。紅參相對來說,比較適合怕冷、易感疲勞,但是血壓正常、內(nèi)火不旺的人服用;而高血壓患者、脾氣暴躁而面色發(fā)紅者、發(fā)熱者不宜吃紅參。因為紅參性溫,熱性體質的人并不適合吃紅參。亂用紅參后,會出現(xiàn)亢奮、睡不好,易產(chǎn)生飽脹感、吃不下東西等不良反應。服用紅參最好是口服,每天2克,或者溫水泡著喝。
3.野山參:味甘,微苦,性平,功效和紅參相似,藥效最強,但產(chǎn)量最小,價格昂貴。
4.西洋參:味甘,微苦,性涼,功效補氣養(yǎng)陰,清火生津。因為西洋參偏涼性,更適合熱性體質。西洋參除了能補氣外,還能補陰,對內(nèi)熱人群最合適不過。但如果西洋參補得過量,可能拉肚子。
由于“參”的性味各不相同,故在選擇用參時,最好先請中醫(yī)辨清虛弱類型,到底是氣虛、血虛,還是陽虛、陰虛等。正確選用與虛弱類型相適應的參,才能達到“補身”目的。另外,在服用參時,不能與茶、咖啡、可樂等同服,不可食用蘿卜等化氣的食物。